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官网入口: 点击进入
4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新上线三个专题板块,分别为抗击疫情、心理健康、冬奥精神。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称,“抗击疫情”专题共包括九大版块:政策导航、抗疫公开课、校园战疫、夷易近生战疫、医疗战疫、科技战疫、心理战疫、地方动态、影像记录。
“心理健康”专题第一阶段建设“精品课程”“心理微课”“心理驿站”和“援助热线”四个板块。“精品课程”中目前有4门课程,包括国家级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清华大学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心理微课”按学段划分,包括中小学心理微课共66节,以及高校心理微课共150余节。“心理驿站”包括“心理树洞”“暖心贴士”和针对防疫抗疫的“心战疫”专栏三个部分。“援助热线”由教育部与华中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建立的心理援助热线平台构成,可通过平台提供的热线电话、二维码、小程序等方式联系高校的心理专家进行心理咨询服务。
另外,“北京冬奥精神”专题分四个板块,分别为“冬奥精神冠军说”“冬奥精神师生说”“冬奥精神志愿者说”和“走进冬奥冬残奥”, 旨在向广大学生讲好冬奥故事、传播冬奥声音、弘扬北京冬奥精神。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一期上线以来,各类优质数字资源供给不断扩大,浏览量持续增加。截至7月12日,门户和4个平台的总浏览量已超过30.3亿次,总访客量达4.3亿人。”
在7月14日的发布会上,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报出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线三个多月来的这份亮眼“答卷”。与此同时,续梅也带来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改版升级的消息。
据介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二期已于7月8日正式开通。新版平台在增设“试点省份”专区和“服务大厅”查询功能外,提供了更丰富的云资源。“上线大思政课资源465条、体育美育课程473门、劳动教育资源3500余条,服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增国培示范、院士讲堂、名师课程等在线培训资源6240条,提供研究生课程300门、案例8.5万个、产学研需求信息30万条,汇聚各类语言学习资源8000余条。”续梅介绍。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2.0入口官网网址: 点击进入
此次新增的云资源主要聚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教师研修三大板块。这些板块都设置了哪些内容?资源建设情况如何?下一步有何工作安排?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了相关情况。
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板块——
强调技能的训练和展示
“从内容和学习的方式来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仅要掌握相关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掌握相关的技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根据这个特点,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板块做了相应的设计。
体育资源板块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的基本要求,设计有“体育课程”“运动技能”“体育竞赛”“健康服务”四大板块。
美育资源板块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以资源和数据为新的生产要素,把数字资源的静态势能转化为教育改革的动能,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围绕“教会、勤练、常展(演)”的教学要求,美育专题资源共设计“艺术课程”“艺术特长”“艺术展演”“专项展示”四大板块。
针对当前各地和学校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想干”“不会干”“不能干”“不敢干”等困难问题,劳动教育资源板块突出以促进学生劳动实践为核心,大中小学一体化设计,强调公益性、实践性。中小学平台“劳动教育”在主页独立呈现,职教平台主页增设“劳动教育”栏目,高教平台主页“专题”中增设“劳动教育”子栏目。目前,已上线“劳动光荣”“劳动导航”“劳动智慧”三个栏目。
王登峰表示,下一步,平台拟委托国家开放大学面向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进一步征集遴选体育美育资源,同时还将进一步丰富劳动教育各栏目资源,以线上优质资源带动线下劳动教育,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劳动实践。
研究生教育板块——
激活在线学术交流空间
“研究生教育板块立足研究生和导师需求,突出‘研’和‘用’,致力于做成导师愿意来、研究生喜欢上、企业希望去的信息交流地、学术交流场、合作签约处,全方位服务广大研究生和导师。”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表示。
研究生教育板块目前上线了在线开放课程、案例教学、学术研究、导师发展和产学研服务等5个模块。
其中,案例教学模块提供目前规模最大、数量最多、覆盖类别最全的“中国专业学位案例库”,包含4500个文字案例、视频案例、小微案例和短视频案例;共享“中国临床病例成果数据库”,提供8万余个由一线医师撰写的规范化病例报告。
学术研究模块提供了近四年的20万条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检索”,为研究生选题提供参考;链接中国科协网站提供“院士开讲”节目,发布中国科协组织评选的重大科技问题,开拓研究生学术视野,强化问题意识。
产学研服务模块与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平台相融通,共同构建产学研服务“超市”,创造供需对接环境与条件,统筹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模块目前已汇聚30余万条企业创新需求,方便与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师生的科研成果实现对接,并进一步促进成果转化和实习实训基地、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
洪大用表示,下一步,研究生教育板块建设将适应研究生教育新阶段、新需求,围绕核心问题,推出更多更好的案例教学、科学研究、产教融合等内容,同时还将加强数据分析,带动线下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
教师研修板块——
服务教师专业发展与提升
“我们有1844万教师,这是非常庞大的一支队伍。”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表示,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发展,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教师研修相关板块,汇聚了丰富的资源。
在基础教育领域,平台新增了“国培示范”栏目,将“国培计划”的好课程、好项目搬到线上。此外,平台还开设“名师名校长”栏目,为中小学名师名校长搭建线上工作室,分享资源、协同教研、共同备课。“目前,我们正在逐步为首批全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培养的260位教师校长建立线上工作室,鼓励广大教师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加入。同时,也为各省的省级名师名校长在平台上建立工作室提供支持。”任友群表示。
在职业教育领域,平台汇聚了职业院校教师的研修项目,教师可通过平台报名参加国家级示范培训等,还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搭建了协作空间,支持线上协同研修。平台还发布了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的培训项目、实践岗位、校企联合攻关课题等,为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提供支持服务。
在高等教育领域,平台以线上的方式实施教师支持中西部公益行动,为优秀教师建立工作坊,组织中西部高校教师加入,共享优秀教师的好课、好经验;另外,还上线了虚拟教研室,助力教师云端教研。
3月29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和应用进展成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大力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在原“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基础上改版升级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于3月1日试运行,并已于3月28日正式上线。他表示,平台试运行以来,资源更加丰富,应用更加广泛,运行安全平稳,有效支撑了“双减”工作和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社会反响良好。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官网登录入口: 点击进入
资源总量得到大幅增加。 平台在原有专题教育和课程教学两个资源版块的基础上,新增加了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和教改实践经验等四个版块,共有36个二级栏目。现有资源总量达到28052条,新增资源17300条,增加1.6倍,其中,平台的课程教学资源目前上线了19个版本、452册教材的19508课时资源;还外链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数字科技馆、国家公共文化云、人夷易近日报少年网、数字敦煌、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等一批重要专业网站。
资源功能注重全面育人。 平台资源内容广泛,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专门开设了党史学习、爱国主义、品德教育、科普教育、生态文明、体育锻炼、文化艺术、劳动教育等栏目;着力支撑“双减”和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专门开设了作业命题、课后服务、学科研修、“双减”经验和防疫知识、生命与安全、心理健康等版块栏目,还专门提供了心理援助热线;着力实现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全过程育人,既有覆盖多个教材版本的各学科各年级全部课程学习资源,又有丰富的课后活动、研学实践、影视教育、经典阅读、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资源。
资源质量体现精品化。 课程教学资源主要依托教育水平高的地区、办学水平高的学校、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和制作水平高的团队开发建设,每节课都经过教学设计、备课研究、课件创作、反复打磨等环节;其他资源坚持广泛遴选、好中选优、应连尽链,确保资源精品化、专业化、体系化。
资源来源坚持集成共建。 平台资源建设得到了中央有关单位、地方教育部门和部分高等学校的大力支持。文旅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中国文联、人夷易近日报社、新华社等部门单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夷易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算夜学等高校提供了丰富的各类优质资源;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提供了优质课程教学资源;67家出版单位提供了2004册电子版教材。
吕玉刚表示,平台试运行以来,教育部进一步加强了应用部署,各地各校高度重视,资源得到广泛应用,普遍反映平台使用便捷、响应速度快、无卡顿。
一是日均浏览不断攀升。 3月1日-25日,累计浏览总量达7.2亿,日均浏览量2888万以上,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40倍,最高日浏览量达6433万;平台用户不仅覆盖了全国各省区市,还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也使用了平台资源。
二是应对疫情及时有效。 3月14日以来,新冠疫情多地多点发生,部分地区中小学充分使用这个平台保障“停课不停学”,平台总体日均浏览量由3月份前两周的1291万左右提高至后两周的4619万以上,增加了2.6倍,其中疫情比较严重的辽宁、吉林、福建、山东等省份增幅均超过6.5倍,有效服务了疫情防控大局和“停课不停学”。
三是服务“双减”效果明显。 去年7月中央“双减”文件发布后,平台浏览量、访问人次均呈现高位激增态势,截至今年2月底,原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日均浏览量达2104万,比“双减”文件发布前的日均浏览量增加17倍;今年3月1日平台升级改版试运行后,日均浏览量进一步增加,比“双减”前增加24倍。平台提供的课程教学、作业设计、课后服务、教师研修等资源得到了广大教师、学生的高度关注和广泛使用,特别是有效帮助解决了学生不参加校外培训后“在哪里学、学什么”的问题,进一步助力了学校“双减”工作。
四是支撑共享优质资源。 平台给广大农村地区免费送去了优质教育资源,为促进教育公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西部许多农村边远地区利用平台资源实施“双师课堂”,开足开齐国家课程,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3月1日以来,广西浏览量超过5000万,陕西、甘肃浏览量超过2100万,内蒙古、云南浏览量超过1000万,这些省份日均浏览量是3月1日改版前的3倍。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做好平台的建设工作,为广大中小学校、师生、家长提供更好的服务。一是持续丰富平台资源,完善资源建设机制,不断汇聚各类优质资源;二是不断拓展平台功能,逐步实现对资源使用的跟踪反馈、过程性数据收集分析、个性化资源推送等。三是大力推动平台应用,强化应用部署和培训,健全应用激励机制,抓好应用试点,推广一批典型经验,推动资源常态化应用。
智慧教育平台进入学生入口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百度,搜索“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云平台”,点击顶部官网进入。
2、点击“课程教学”下面“年级课程”进入。
3、点击右上角人头像即可,进入学生入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