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火箭科普小知识
火箭科普小知识 1. 航天科技知识
要自己组合一下!学习航天精神,承载夷易近族复兴的责任 一、引言 我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的航天旅程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儿女多年的飞天梦想,长大了中国人的志气,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二、正文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
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远平坦的。
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必须要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起。
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公馆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
2. 航天科技小知识
一、航空航天飞行器上电子设备的特点是:
①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和功耗小;②能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工作;③高效率、高可靠和长寿命。在高性能飞机和航天器上,这些要求尤为严格。飞机和航天器的舱室容积、载重和电源受到严格限制。卫星上设备重量每增加1公斤,运载火箭的发射重量就要增加几百公斤或更多。导弹和航天器要承受严重的冲击过载、强振动和粒子辐射等。一些航天器的工作时间很长,如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长达7~10年,而深空探测器的工作时间更长。因此,航空航天用的电子元器件要经过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筛选,而电子系统的设计需要充分运用可靠性理论和冗余技术。
二、航空航天电子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
①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提高航空航天电子系统的综合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②提高实时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和数据传输的速率;③发展高速率和超高速率的大规模集成电路;④发展更高频率波段(毫米波、红外、光频)的电子技术;⑤发展可靠性更高和寿命更长的各种电子元器件。
3. 航天科普知识
“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
“长征”3号甲是在“长征”3号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火箭全长52.52米,火箭直径、整流罩均超过“长征”3号。“长征”3号甲同样是三级液体助推火箭,一、二级为常规燃料,第三级为液氢液氧燃料。第三级把直径由2.25米增大到了3米,并增加贮箱长度,推进剂由8.2吨增加到17.6吨。整个起飞重量240吨,起飞推力300吨,其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由原来的1.4吨提高到26吨。它是中国目前高轨道上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具有一箭多星温顺应多种轨道卫星发射要求的能力。
1994年11月30日,“长征”3号甲火箭又把中国新一代通信卫星“东方红”3号发射升空。“长征”3号甲不仅适用于各种大、小卫星发射的需要,而且其发展潜力很大。中国正在用它作芯级,并利用中国已经成熟的捆绑技术,发展“长征”3号乙、“长征”3号丙火箭,由此形成并利用中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群体,其中“长征”3号丙火箭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可达到48吨。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CZ-3A)是一枚大型三级液体运载火箭,继承了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成熟技术,采用了改进的液氢液氧第三级,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的运载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拥有更灵活先进的控制系统,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可以在星箭分离前对有效载荷进行大姿态调姿定向,并提供可调整的卫星起旋速率,因而具有很强的适应性。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为我国下一步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CZ-3B)及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CZ-3C)创造了条件,成为我国GTO运载火箭的基本型。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有效载荷,同时兼顾低轨道(LEO)、太阳同步轨道(SSO)等其它轨道有效载荷的发射,也可进行一箭双星或多星的发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GTO运载能力为2.65吨,全箭起飞质241吨,全长52.5米,一、二子级直径3.35米、三子级直径3.0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3.35米。它的一子级和二子级使用偏二甲肼(UDMH)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三子级则使用效能更高的液氢(LH2)和液氧(LOX)。
全箭由箭体结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整体系、滑行段推进剂管理与姿态控制系统、低温推进剂利用系统、分离系统以及辅助系统等组成。
主要有六个别系:1.箭体结构,是火箭的主体。2.控制系统,是火箭的大脑。由计算机、平台、分离机构等组成,由设计师事先设计好发射程序。3.动力系统,由发动机、燃料箱等组成,是火箭的动力源。4.遥测系统,是将工作参数和监测数据由无线电传回地面的系统。5.外侧安整体系,是火箭出现故障,地面无法操纵火箭的时候,进行空中自毁的系统。6.低温推进剂利用系统,是合理调控燃料混合比,有效利用燃料的系统。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1994年2月8日首次试验飞行,成功发射了两颗实验卫星。之后,连续五次成功地发射了五颗GTO通讯卫星。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所有六次发射完全成功,发射成功率达到100%。
4. 有关火箭构造的科技知识
火箭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推进系统、箭体结构和有效载荷。
有控火箭还装有制导和控制系统,有时还可根据需要在火箭上装设遥测、安全自毁和其他附加系统。 推进系统是火箭飞行的动力源。
固体火箭的推进系统就是固体火箭发动机。液体火箭的推进系统包括发动机、推进剂贮箱、增压系统和管路活门组(见飞行器推进系统)。
箭体结构的作用是装载火箭的所有部件,使之构成一个整体。通常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壳体和液体火箭的箱体构成箭体结构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还包括尾段、级间段、仪器舱结构和有效载荷整流罩等部分。箭体结构应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外形。
在完成相同功能的前提下,箭体结构的重量和体积越小越好。减轻箭体结构重量的途径,除设计技巧和工艺方法外,结构型式和材料的选择也很重要。
有效载荷是火箭所要运送的物体。火箭的用途不同,有效载荷也不同。
军用火箭的有效载荷就是战斗部(弹头)。科学研究用的火箭的有效载荷是各种研究仪器。
运载火箭的有效载荷则是人造卫星、载人和无人飞船或空间探测器等航天器。
5. 航天小知识
呵呵,我也要参加这个比赛。
我查到了,所以。
欠亨知你! 算了,还是告诉你吧!1.身体健康 每天都要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至少跑步两英里(约3.2公里),骑自行车15分钟,50米的泳道游五个来回,不间断地举重15分钟。 2.团队合作 学会和他人相处。
太空船空间很小,你必须知道怎样和其他机组人员在一起生活。 3.外语水平 懂基本的俄语。
但是这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曾经在02年花费巨资搭载俄罗斯太空飞船进行太空旅游的南非富翁马克-沙特沃思曾经表示,每天四个小时的俄语课程就像给大脑动手术还不上 *** 。
4.身体检查 良好的健康状况是必需的。心脏病人是绝对不允许上天的,但是像轻微的哮喘病等不会有影响。
5.心理检查 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要,尤其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保持镇静的素质。一名宇航员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危险,而在太空可没有哪里可以逃的。
6.超重耐力训练 超重耐力训练要求航天员在承受8倍于自身体重的重力条件下,保持正常的呼吸和思维能力。这种训练通常会在高速旋转的离心室或旋转座椅上完成,训练中最大的压力是承受加速度,航天员的训练则要求超载达到人体自重8倍重力的加速度,持续时间为40至50秒。
在载人航天飞行训练中,超重耐力训练是对航天员自我极限的最大挑战,这是有名的魔鬼训练,很多人为之却步。 7.急救训练 基本的急救知识是宇航员的常识,比如骨折后给腿部上夹板,还有给伤口上药等。
8.陆地生存训练 模拟航天飞机在俄罗斯的野外意外坠毁,受训者必须接受怎样生火,怎样搭建临时住所,如何求救等基本生存训练。 9.海上生存训练 万一发生意外,宇航员还应该做好在紧急降落黑海的准备。
其中一个训练就是宇航员穿着太空服跳入水中,在水中应该学会自己给救生艇充气。 10.失重训练 在失重状态下,一切日常任务如吃东西、喝水、上厕所、呕吐等都需要重新学习,否则可能会给你和其他人带来很多麻烦。
美国宇航局的医学专家特意研究出一个名叫“呕吐彗星机”的大型仪器,宇航员只要在上太空前,在这个仪器里“住”上100个小时,那么,他上到太空后,就不会再发生呕吐的现象了。而在这个不断旋转的机器里,宇航员还要学会在30秒内穿好太空服。
11.学会驾驶航天飞机 太空旅行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因此如果自动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导致意外,或其他机组人员全部遇难的话,必须有人能够驾驶航天飞机返回地球。 12.钱 最后可能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你应该拥有至少2000万美金。
1.2007年11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发射成功,这颗卫星名称是嫦娥一号。2.2007年11月24日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的运载火箭在西昌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3.目前我国有三个卫星发射基地,即将在文昌建设第四个发射基地,预计在2010年投入使用。4.2007年4月14日我国用“长三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卫星送入太空,该卫星是我国“北斗计划”中的一颗卫星,请问“北斗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定位导航。
5 为纪念400年前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测星空这一壮举,2007年3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确定2009年为国际天文学年,主题定为:“The Universe – yours to discover”。6.下列关于行星说法错误的是木星在我国古代被称为‘长庚’,它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中质量最大的。
7.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发射了大量的探测器去考察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下列探测器和被探测的行星对应正确的是伽利略号 木星8.下面关于太阳系质量最大的前5个大行星,按质量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地球9. 猎户座大星云的梅西耶编号为 M4210.下列关于各节气的含义描述不正确的是冬至那天太阳赤纬为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11.人类已给月球上的许多地方命名了,下列名称不属于月球的是奥林匹斯山12.月球的环形山大多数以天文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其中也有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下面人物中那位人名并没有用来命名的是宋应星13.关于望远镜表述正确的是相比地平式望远镜,赤道式望远镜的优点是易于跟踪天体的周日视运动14.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轨道面和月球赤道之间的夹角大小为6度41分,这使得我们能够在地球南北极看到一些月球背面。
15.下列关于彗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彗星靠近太阳时被加热,彗星的光主要是由炽热的气体发出的。16.小行星的发现同提丢斯—波得定则的提出有密切联系,根据该定则,在距太阳世隔为2.8个天文单位处应有一颗行星,随后皮亚奇果真在该处发现了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17.在太阳系内有的行星向外辐射的能量比其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还要大,到目前为止,已知这样的行星有木星和土星18.土星外围的光环中间有一条黑暗的缝隙把光环分为内外两部分,这条缝隙是以它的发现者的名字命名的,被称为卡西尼环缝19.通过对月相的观察我们可以大致的知道当天在该月份中的日期,如当月相为上弦月时,大概为每个月的农历初八左右20.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有一颗行星的自转方式非常独特,它的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97度55分,几乎是‘横躺’轨道平面上自转,这是哪颗行星? 天王星21.下列天体哪个。
6. 科普小知识
科普知识读后感
2008年9月25日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日子,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出征遨游太空,在漫无边际的太空上演伟大和神奇,这是中华夷易近族实力的展示,也是中国人夷易近向世界的又一个宣告……兴奋之余,总有许多疑惑萦绕心头。例如:为什么不能在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完成科学实验,非要带到遥远的太空上去进行,我在《十万个为什么》里找到了答案。
原来,在茫茫的太空里有四项特别优良的天然条件:绝对没有空气,绝对没有污染,零下270度的低温条件以及不受任何地球引力的干扰.尤其是第四项条件,它在地面上的任何实验室里都是绝不可能做到的。航天飞机是在太空里飞行,是一个动态过程。把实验带到航天飞机上去做或者带到遥远的太空上去进行,其目的是为了让实验在与地面上完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就有可能创造出全新的科学奇迹.最吸引人的要数在太空科学试验全新的生产加工方法:冶炼新的合金材料、各种新材料的焊接、制造质地绝对纯净的玻璃、提炼合成新的化学药物等……看完整篇科普文章资料,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太神奇了,太不可思议了!”
我想:我们今天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就是为将来去揭开一道道深邃、神秘的科学难题,去开辟一个新的科学领域,去引领一个新的科学时代!
7. 飞船科普知识迷快来哟
东方号宇宙飞船东方1号宇宙飞船,所属国家苏联,它由乘员舱和设备舱及末级火箭组成,总重6.17吨,长7.35米。
乘员舱呈球形,直径2.3米,重2.4吨,外侧覆盖有耐高温材料,能承受再入大气层时因摩擦产生的摄氏5000℃左右的高温。乘员舱只能载一人,有三个舱口,一个是宇航员出入舱口,另一个是与设备舱连接的舱口,再一个是返回时乘降落伞的舱口,宇航员可通过舷窗观察或拍摄舱外情景。
宇航员的座椅装有弹射装置,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可紧急弹出脱险。同时在飞船下降到距离地面7000米的地方,宇航员连同座椅一起弹出舱外,并张开降落伞下降,在达到4000米高度时,宇航员与座椅分离,只身乘降落伞返回地面。
设备舱为顶锥圆筒形,长2.25米,重2.27吨,在飞船返回大气层之前,与乘员分离,弃留太空成为无用之物。东方1号宇宙飞船打开了人类通往太空的道路。
上升号宇宙飞船上升号宇宙飞船,所属国家苏联,重5.32吨,球形乘员舱直径与东方号飞船大体相同,改进之处是提高了舱体的密封性和可靠性。宇航员在座舱内可以 *** 宇航服,返回时不再采用弹射方式,而是随乘员舱一起软着陆。
上升1号载三名宇航员,在太空飞行24小时17分钟;上升2号载两名宇航员,在太空飞行26小时2分钟。 联盟号宇宙飞船联盟号飞船,所属国家苏联,俄罗斯,它由轨道舱、指令舱和设备舱三部分组成,总重量约6.5吨,全长约7米,宇航员在轨道舱中工作和生活;设备舱呈圆柱形,长2.3米,直径2.3米,重约2.6吨,装有遥测、通信、能源、温控等设备;指令舱呈钟形,底部直径3米,长约2.3米,重约2.8吨。
飞船在返回大气层之前,将轨道舱和设备舱抛掉,指令舱装载着宇航员返回地面。从联盟10号飞船开始,前苏联的宇宙飞船转到与空间站对接载人飞行,把载人航天活动推向了更高的阶段。
除前苏联和俄罗斯的三种飞船外, 美国曾研制和发射过三个型号的飞船, 分别是水星号, 双子星座号和大名鼎鼎的阿波罗号. 其中水星号飞船是美国的第一种载人宇宙飞船, 阿波罗是登月飞船. 另外中国研制并发射的神舟系列飞船, 已成为世界上第七种载人宇宙飞船.水星号载人飞船 “水星”飞船是美国的第一代载人飞船,总共进行了25次飞行试验,其中6次是载人飞行试验。“水星”飞船计划始于1958年10月,结束于1963年5月,历时4年8个月。
“水星”计划共耗资3.926亿美元,其中飞船为1.353亿美元,占总费用的34.5%;运载火箭为0.829亿美元,占总费用的21.1%;地面跟踪网为0.719%亿美元,占18.34%;运行和回收操作费用为0.493亿美元,占12.6%;其他设施为0.532亿美元,占13.46%。 “水星”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载人空间飞行的突破,把载一名航天员的飞船奉上天球轨道,飞行几圈后安全返回地面,并考察失重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人在失重环境中的工作能力。
重点是解决飞船的再入气动力学、热动力学和人为差错对以往从未遇到过的高加速度和零重力的影响等问题。 “水星”飞船总长约2.9 m,底部最大直径1.86 m,重约1.3~1.8 t,由圆台形座舱和圆柱形伞舱组成。
座舱内只能坐一名航天员,设计最长飞行时间为2天,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为34小时20分,绕地22周(1963年5月15日~16日“水星-9”飞船飞行)。“水星”计划的6次载人飞行共历时54小时25分钟。
“水星”飞船的姿态控制系统以自控为主,另有两种手控方式作为备份。航天员仅在必要时使用手控装置控制飞船的飞行姿态,在飞船操纵方面仅起到辅助作用,基本上是一名供地面研究人员了解人对空间飞行环境适应能力的受试验者。
但在飞行中也表现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神州号飞船 神舟一号飞船是中华人夷易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在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的基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
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飞船入轨后,地面的各测控中心和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测量船对飞船进行了跟踪测控,同地,还对飞船内的生命保障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测试。
北京时间11月21日凌晨3时,地面指挥中心向飞船发出返回指令,神舟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2年11月21日15点41分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飞船在太空 *** 飞行了21个小时。
神舟二号飞船是中国发射的第二艘实验飞船,它也是中国第一艘正样无人航天飞船,飞船的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三部分组成。 神舟二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零分在酒泉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神舟二号飞船飞行期间,各种试验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采集了大量宝贵的飞行试验数据。此时飞行,还首次在飞船主举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多领域的科学实验。
1月16日19时22分,神舟二号飞船在内蒙古中部的主着陆场成功着陆。飞船在太空中运行了近七天,绕地球飞行了108圈。
神舟三号是中国发射的第三艘无人实验飞船,这也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上除了没搭。
8. 航天科技知识
第一位乘坐火箭的前苏联(现俄罗斯)的尤里·加加林 第一个登陆月球:美国的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 第一个在太空行走:前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列奥诺夫 中国火箭为什么叫“神舟”:中国的火箭是“长征”系列,中国的载人飞船是“神舟”系列,有两层含义:一是音同“神州”,二是“神奇的船(宇宙飞船)”的意思 关于东方红的知识:东方红一号是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谢谢!第一轮 问:人类是什么时候登上月球的? 答: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
问:哪个国家的哪个宇航员第一登上月球? 答:美国的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的是阿姆斯特朗) 问:关于月球的来源有哪些说法? 答:以前也曾对地球和月球上的岩石样本进行过分析,说二者一模一样,应该是起源于同一种物质。但就这样草率地认为地球和月球本是一家,问题挺多。
比如说,月球和地球是怎么同时从同一物质形成的。有说法是,早期地球转得太快,以至于开始膨胀,最终破裂分离出月球,可惜这种说法信服的人不多。
据《新科学家》报道,瑞士科学家最近也比较了月球和地球的岩石样本,结论却与上述研究不同。他们使用质谱仪法,把样本经过氩燃烧气化,高精度地分析样本里成分的重量,结果发现,虽然二者在多数方面极其类似,但月亮岩石样本的铁57对铁54同位素的比率比地球上的要高一点。
科研人员说:“我们惟一可以解释的就是,在月球和地球的形成过程中,它们部分气化了。”只有“巨大行星相撞”理论才可能具有气化原子所需要超过1700摄氏度的高温环境。
太阳系诞生大约5000万年后,一个像火星那么大的行星(Theia)与地球发生了碰撞。这个灾难性的碰撞威力巨大,可能是超过使得恐龙灭绝的那次行星碰撞所释放能量的1亿倍,足以融化、气化地球的相当一部分,Theia同时也被完全摧毁了。
碰撞所产生的残骸进入地球的轨道,最终合并形成了月球。 当气化铁原子时,质量相对轻点的同位素先蒸发掉。
既然变成月球的残骸曾经被彻底气化,它有可能损失较多较轻的铁同位素,也就是说月球铁57对铁54的比例要比地球高一点。科学家所以有上述之解释就是根据这一点。
关于月球的起源此前还有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是路过的天体被地球引力“抓住”了。月球起源之谜引起了不少科学家的兴趣。
今年欧洲航天局将用卫星发射一台重3公斤、烤箱大小的压缩影像展示X射线光谱仪,仪器将沿着离月球表面仅1公里的椭圆形轨道绕月球运行,监测并记录不同的光波数据。其中,由它测定的首张完整的高分辨率月球地图以及获取的有关镁和铁比例的数据等,将有望告诉我们月球到底起源于哪里。
问:月球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 答:土壤、岩石、硬金属、放射性物质、磁场等. 问:人造月亮是怎么回事? 答:用巨大的反光镜反射太阳光到地球背光面 问: 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 答:38万多公里 问:月球是海吗?为什么? 答:不是,是平原.因为暗色和较少特征的月球平原叫“月海”,这是由于古代的天文学家认为上面是海洋的缘故。事实上,月海由巨大陨石撞击后从月幔流出并覆盖表面的玄武岩岩浆形成。
问:最大的月海叫什么? 答:最大的海是风暴洋,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 问:月球与地球的年龄哪个大? 答:月球大 问:月球的半径是多少? 答:1738公里 问:为什么会发生日食现象? 答:每当月球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三个天体连成一线时,日食便会发生。月球阻挡了太阳光,在地球上造成阴影,使某些地区不能接受到部份或全部阳光。
至于观测者看到太阳给遮盖了多小,则要视乎他们身处的地方相对月球阴影的位置。如观测者在半影区内,他们会看到日偏食,而身处本影区的人则会看到日全食。
问:月球上大大小小的坑是怎么回事? 答:陨石砸的。正常情况下(比如地球,外围丰年夜气层,当陨石穿过大气层的时候,和空气产生磨擦作用,这种热量足以将陨石燃烧掉,有少数很大的或含某种特殊物质的,没有充分燃烧掉,落到了地面) 而月亮外围没丰年夜气层,陨石就直接落向月球表面,形成了这种环形山,你看看它的形状像不像一个石头落向水面时的情况。
问:人到了月球为什么那么轻? 答:因为月球引力小 问:月球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 答:是由于日、地、月三者的运行造成的自然现象 问: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上的建筑吗? 答:能(万里长城) 问:月球是行星吗? 答:不是,它是地球的卫星 问:你能说出哪些天文仪器? 答:天文望远镜、射电望远镜 问:天文台为什么建在山上? 答:地势高、视线好、便于观察 问:天文台为什么是圆的? 答:观察面广,便于确定位置 问:我国战国时代著名的的作者是谁? 答:甘德和石申 问:岁差现象是由谁发现的? 答:虞喜 问:祖冲之编定的历法叫什么名字? 答:《大名历》 问:唐朝是谁主持测定了午线长度? 答:僧一行 问:我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是由谁编定的?这个历法叫什么? 答:是由郭守敬编定的、这个历法叫《授时历》 问: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是什么? 答:水运仪象台 问:水运仪象台是在哪部书中有记载? 答:《新仪象法要》 问:的作者是谁? 答:苏。
以下参考纪录片之家网站的 用纪录片学习天文学
《宇宙无限》(Space)
《BBC 霍金的宇宙》(BBC Stephen Hawking's Universe)
《BBC卡尔·萨根-宇宙》(Carl Sagan's COSMOS)
《BBC 仰望夜空系列》(BBC The Sky At Night)
《BBC 日月星宿》(BBC The Planets)
《BBC 太阳之谜》(BBC The Sun)
《BBC 月球之谜》(BBC The Moon)
《BBC太阳和月亮》(The Sun and the Moon)
《PBS 火星生或死》(PBS Nova Mars Dead or Alive)[
《BBC 地平线-土星》(BBC Horizon Saturn-Lord Of The Rings)
《DISCOVERY 火星之谜》(Revealing.Mars)
《BBC 彗星的故事》(The Comet's Tale)
《探索频道-探测木星》(Discovery - On Jupiter, Galileo, Voyager)
《DISCOVERY 飞向冥王星》(DISCOVERY Passport To Pluto)
《NGC 太阳风暴》
《彗星:毁灭的预言者》(Comets: Prophets of Doom)
《BBC 地球》(BBC Earth: The Biography)
《重新发现冥王星》(Discovery:Pluto Rediscovered)
《BBC重返火星》(Return to the Red Planet )
《PBS神秘的土卫六之旅》(Voyage To The Mystery Moon)
《BBC-视野系列之超大质量黑洞》(Horizon.Supermassive.Black.Holes)
《BBC 仰望夜空:黑洞和巫术》(BBC Black Holes and Black Magic)
《BBC 星际漫游--宇宙探险之旅》(Voyage to the planets Space odyssey)
《BBC-时间-空间穿梭旅行》(BBC-Journeys in Time and Space)
《IMAX 国际空间站》(IMAX Space Station)
《PBS阿波罗登月》(To the Moon )
《旅行到宇宙边缘》(Journey to the Edge of the Universe)
《BBC.哈勃望远镜》(BBC.Hubble.15.Years.Of.Discovery)
《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
《阿波罗13号》(Apollo.13)
《永不言败-阿波罗登月背后的故事》(Failure.Is.Not.An.Option)
《A.C.克拉克的奇异力量》(World of Strange Powers)
《PBS 探寻地外生命 》(PBS.Quest.for.Life)
《BBC 宇宙——入门指南》(BBC The Cosmos - A Beginners Guide)[之六 宇宙中的生命]
《历史频道:远古外星人》(History Channel - Ancient Aliens)
《PBS NOVA 探索火星生命之旅》(PBS NOVA Is There Life on Mars)
《UFO 未解之谜系列》(Unsolved Mysteries: UFOs)
《PBS 优雅的宇宙》(PBS The Elegant Universe)
《IMAX 宇宙心》(IMAX Destiny in Space)
《宇宙之美》(HDScape StarGaze HD Universal Beauty)
《BBC 秋季观星指南》(Autumn_Equinox)
《太空看地球》(A View From Space With Heavenly Music)
幼儿航天知识科普的意义就是这是点亮孩子梦想的关键!
一空间站的作用
(1)空间站特点是体积比较大、结构复杂,在轨道飞行时间较长,有多种功能,能开展的太空科研项目也多而广。空间站在运行时可载人,也可不载人,只要航天员启动并调试后它可照常进行工作,定时检查,到时就能取得成果。
(2)这样能缩短航天员在太空的时间,减少许多消费,当空间站发生故障时可以在太空中维修、换件,延长航天器的寿命。增加使用期也能减少航天费用。因为空间站能长期(数个月或数年)的飞行,故保证了太空科研工作的连续性和深入性。
二发展航空事业的意义
(1)它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提升国际威望。因为航天技术的水平与成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科学和技术实力的综合反映。它能体现现代科技多个领域的成就,同时又给现代科技各个领域提出新的发展需求,从而可以大大促进整个科技的发展,并将为培养和造就航天科技人才作贡献。
(2)载人航天的发展能促进太空资源的开发,为地球上的人类造福。载人航天具有巨大的军过后劲。使用载人航天器可以很好地完成侦察和监视任务;灵活部署、修理和组装大型军用卫星;安全而连续地指挥和控制地面军事力量;还能作为特殊武器的试验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